抹灰工程出现问题原因分析

时间:2015-11-09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收藏到我的收藏夹
简介:  6.抹灰工程   6.1墙体与门窗框交接处抹灰层空鼓、裂缝脱落。   原因分析   (1)基层处理不当。   (2)操作不当;预埋木砖位置不准,数量不足。   (3)砂浆品种不当。   防治措

  (3)砂浆配比不当,底层砂浆与楼板粘结不牢。

  防治措施:

  (1)现浇或预制混凝土楼板底表面木丝、油毡等杂物必须清理干净,油污、隔离剂等必须用清水加10%的火碱洗刷干净。

  (2)抹灰前一天应喷水湿润,抹灰时再洒水一遍。

  (3)预制楼板安装应“坐浆”放平稳,板缝必须清扫冲洗干净后,用C20细石混凝土振 捣密实。

  (4)现浇楼板底凸的地方要凿平,凹的地方用1:2水泥砂浆抹平。预制板底应用1:2水 泥砂浆勾缝找平,抹灰时应垂直板纹(缝)方向,底层灰厚度应控制在2~3mm内。

  6.11钢板网顶棚抹灰开裂。

  原因分析

  (1)当所采用的砂浆中水泥用量偏大,水泥在空气中硬化,如无湿润养护条件会增大砂浆的干缩而产生裂缝,并且裂缝往往贯穿到底。潮湿气体通过裂缝使钢板网锈蚀破坏。

  (2)其他原因同板条顶棚。

  防治措施:

  (1)钢板网顶棚抹灰前应进行验收,表面平整,高低差不应超过8mm。起拱以房间短向尺寸为准,一般以1/200为宜。

  (2)宜采用混合砂浆,底层与找平层应采用基本相同配合比的砂浆;混合砂浆水泥用量不宜太大。

  (3)当顶棚面积较大时,应采用加麻丝束的做法。

  (4)其他措施和板条顶棚处理相同。

  6.12板条顶板抹灰空鼓、开裂脱落。

  原因分析:

  (1)顶棚基层龙骨、板条含水率过大。

  (2)龙骨截面尺寸偏小,接头不严,起拱不准,挠度大。

  (3)板条两端接缝没有错开,钉得不牢。

  (4)使用砂浆不当,如顶棚用水泥砂浆,水泥硬化快,干缩裂缝多。

  (5)操作时间掌握不当。

  (6)抹灰没有分层。

  防治措施:

  (1)顶棚用龙骨、板条应采用烘干或风干的红松、杉木等木材,含水率不大于20%。

  (2)顶棚吊杆、龙骨截面尺寸应经过计算,板条两端必须错开,距离不小于50cm。接头处应留3~5mm缝隙。起拱高度以房间跨度1/200为宜。

  (3)顶棚灰水灰比尽量小,顶棚砂浆尽量采用纸筋石灰砂浆或麻刀灰砂浆。

  (4)顶棚抹完灰后,应把门窗关好,使抹灰层在潮湿空气中养护。

  (5)顶棚灰开裂后,可在裂缝表面胶贴上一条2~3cm宽尼龙砂布,再刮腻子喷浆,就不易再开裂。

  6.13墙面水磨石表面色泽不一致或成“花脸”。

  原因分析:罩面用的带色水泥石子浆所用原料没有使用同一规格、同一批号和配合比,兑色灰时 没有统一集中配料;石渣清理不干净,保管不好。

  防治措施:

  (1)同一部位、同一类型的墙面所需原材料应使用同一生产厂、同一规格、同一批号的材料,所需数量要一次备足(大工程可分层、分段进料)。

  (2)必须按照选定的样板配合比配色灰,称量要准确,拌和要均匀,过筛后装入水泥袋,逐包过秤注明色灰品种,封好备用。防止现用现兑色灰,忙乱中出错。对色灰的数量要满 足一个层段或一种色泽水磨石的需用量。

  (3)水磨石使用的石渣,应根据设计样板选定规格,筛去粉屑,清洗后分规格堆放,用 苫布覆盖,防止混入杂质。需要多种规格和颜色的石渣级配时,应事先拌和均匀,集中贮 藏备用。

  (4)有同一面层上采用几种颜色图案,操作时应先做深色,后做浅色;先做大面,后做 镶边;待前一种水泥石子浆初凝后,再抹后一种水泥石子浆,不要几种不同颜色的水泥石 子浆同时铺设,造成在分格处深色污染浅色。

  6.14水刷石墙面空鼓。

  原因分析

  (1)基层处理不好,清扫不干净,墙面浇水不透或不匀,降低底层砂浆与基层的粘结强 度。

  (2)底层未浇水湿润即刮抹水泥素浆层。抹水泥素浆后没有紧跟抹水泥石子浆罩面或刮 抹不匀或漏抹,影响粘结效果。

  防治措施:

  (1)抹灰前应将基层清扫干净,施工前一天应浇水湿透,并修补平整,刷一道1:4的107胶水溶液,再用1:3水泥砂浆抹平。

  (2)待底灰有六、七成干时再刮一道素水泥浆,然后抹面层水泥石子浆,随刮随抹,不能间隔,否则素水泥浆凝固后,就不能起到粘结层作用,反而造成空鼓。

  6.15水刷石的石子不匀、颜色不一,或成“大花脸” 。

  原因分析

  (1)底层灰干湿掌握不好。底层灰湿度小,干得太快,不易抹平压实,刷压过程中石子 颗粒在水泥浆中不易转动,造成较多石子尖棱朝外,喷洗后显得稀散不匀,不平整,也不清晰。 4/9 首页上一页234567下一页尾页

上一篇:超高层建筑机电七大施工重点分析
下一篇:图说施工现场的细节处理
评论功能暂停使用!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www.pv265.com   © 2011-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