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措施: (1)面层抹好经过养护后,先在墙面相距10cm左右弹顺线,然后沿线崭剁,才能避免剁 纹跑斜,崭剁顺序应符合操作要求。 (2)剁斧应保持锋利,崭剁动作要迅速,先轻剁一遍,再盖着前一遍的斧纹深痕,用力 均匀,移动速度一致,剁纹深浅一致,纹路清晰均匀,不得有漏剁。 (3)饰面不同部位应采取相应的剁斧和崭法,边缘部位应用小斧轻剁。剁花饰周围应用细斧,而且斧纹应随花纹走势而变化,纹路应相应平行,均匀一致。 6.20斩假石面层颜色不匀。 原因分析 (1)水泥石屑浆掺用颜料的细度、批号不同,造成饰面颜色不匀。 (2)颜料掺用量不准,拌和不均匀。 (3)剁完部分又蘸水洗刷。 (4)常温施工时,假石饰面受阳光直接照射不同,温湿度不同,都会使饰面颜色不一致。 防治措施: (1)同一饰面应选用同一品品种、同一批号、同一细度的原材料,并一次备齐。 (2)拌灰时应将颜料与水泥充分拌匀,然后加入石屑拌和,全部水泥石屑用量应一次备好。 (3)每次拌和面层水泥石屑浆的加水量应控制准确。墙面湿润均匀,斩剁时蘸水,单剁 完部分的尘屑可用钢丝刷顺剁纹刷净,不得蘸水刷洗。 (4)雨天不得施工。常温施工时,为使颜色均匀,应在水泥石屑浆中掺入分散剂木质素 磺酸钙和疏水剂甲基硅醇钠。 6.21拉毛墙面颜色不匀。 原因分析 (1)操作不当,有的拉毛移动速度快慢不一致;有的甩毛云朵杂乱无章,云朵和垫层的 颜色不协调;有的干槎毛致使颜色不一致。 (2)未按分格缝成活,中断留槎,造成露底色泽不一致。 (3)基层干湿程度不同,拉毛后罩面灰浆失水过快,造成饰面颜色不一致。 (4)砂浆稠度变化不够稳定。 防治措施: (1)操作技术应熟练,动作做到快慢一致,有规律地进行,花纹分布均匀。 (2)应按工作段或分格缝成活,不得中途停顿,造成不必要的接槎。 (3)基层干湿程度应一致,避免拉毛后干的部分吸收的水分或色浆多,湿的部分吸收的 水分和色浆少;表面应平整,避免出现凹陷部分附着的色浆多、颜色深,凸出部分附着的 色浆少、颜色浅或光滑的部分色浆粘不住,粗糙的部分色浆粘的多。 (4)拉毛时,砂浆稠度应控制稳,以砂浆上墙不流淌为度,以免造成因稠度变化而云朵 大小杂乱。 6.22拉条灰面裂纹、空鼓。 原因分析 (1)基层处理不好,清扫不干净,浇水不透或不匀,底层砂浆与基层的粘结不牢。 (2)拉条一次抹灰太厚或各层抹灰跟的太紧。 (3)夏季施工砂浆失水过快或抹灰后没有适当浇水养护。 防治措施: (1)抹灰前,应将基层表面清扫干净,墙面凸出地方要事先剔平刷净;蜂窝、凹洼、缺 棱掉角处先刷一道掺有107胶的素水泥浆,再用1:3水泥砂浆分层修补。基层墙面施工前一 天浇水,要浇透浇匀,然后抹上底子灰。 (2)将线模两端靠在木轨道上,上下搓压,不断加进灰浆,压实搓平,抹灰总厚度不能 超过10mm。 (3)施工砂浆如失水过快,需洒水湿润,以保证线模能拉动为宜。 6.23拉条灰面灰条不顺直、粗细不一致。 原因分析 (1)墙面施工时一步架一找吊,从上到下没有统一吊垂线、找平线、找直找方,造成棱 角不直不顺。 (2)上下步架用不同线模分头拉抹,上下接头处理不顺直,出现接槎。 防治措施: (1)对建筑物整个立面,施工前要统一全面考虑,事先统一吊垂线,弹墨线,然后粘贴 木道轨,作为拉抹面层似的基准。 (2)拉条抹灰要一次完成,较高的墙面可两人或三人一组,分工负责各步架范围拉抹, 上步架拉好后传给下步架,用同一个线模依次往下连续抹成,中途不得调换、不得停留。 6.24装饰灰线裂纹、空鼓。 原因分析 (1)基层处理不好,浮灰、污物等处理不干净,抹灰前浇水不透。 (2)一次抹灰太厚或各层抹灰没有分遍进行,跟得太紧。 (3)底层面上未薄涂粘结层或抹灰线砂浆配合比不当。 (4)砂浆失水过快或抹灰后没有适当洒水养护。 防治措施: (1)基层表面浮灰、松散颗粒应在抹灰前认真清理干净,提前一天浇水,抹灰时再洒水湿润一遍。 (2)灰线抹灰一定要分层分遍进行,多次上浆,反复拉模压实捋平,不能一次性抹成。 (3)抹灰线时底层面先薄抹一层水泥石灰砂浆粘结层,各层抹灰砂浆的强度不宜过高,配合比一定按统一种砂浆级配分层作法,才能使各层砂浆粘结牢固。 (4)抹灰后根据具体情况加强洒水养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