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灰工程出现问题原因分析

时间:2015-11-09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收藏到我的收藏夹
简介:  6.抹灰工程   6.1墙体与门窗框交接处抹灰层空鼓、裂缝脱落。   原因分析   (1)基层处理不当。   (2)操作不当;预埋木砖位置不准,数量不足。   (3)砂浆品种不当。   防治措

  防治措施:

  (1)弹力器应经常检查,发现弹棒弯曲、过长和弹力不够时应及时更换;掌握好投料时间,使每次投料及时、适量。

  (2)根据料桶内浆料多少,控制好弹力器与墙面的距离,使色点均匀一致。

  (3)细小色点可用同种颜色色点全部覆盖后,弹二道色点;过多的色点可用不同色点覆盖分解。

  6.32滚涂饰面花纹不匀。

  原因分析

  (1)基层吸水不同,砂浆绸度变化或厚度不同以及拖滚时用力大小不一,都造成滚纹不 匀。

  (2)采用干滚法施工时,基层局部吸水过快或抹灰时间较长,滚涂后出现“翻砂”现象, 颜色也比其它部分深。

  (3)每一分格块或工作段未一次成活,造成接槎。

  防治措施:

  (1)基层应平整,湿润均匀,砂浆稠度应保持11.5~12cm,饰面灰层厚薄应一致。滚子 运行要轻缓平稳,直上直下,避免歪扭蛇行。湿滚法滚子蘸水量应一致。

  (2)干滚法抹灰后要及时紧跟滚涂,操作时滚子上下往返一次,再向下走一遍,滚涂遍 数不宜过多,以免出现“翻砂”现象。

  (3)操作时应按分格缝或工作段成活,避免接槎。

  (4)如发现花纹不匀,应及时返修。产生“翻砂”现象时,应再薄抹一层砂浆,重新滚涂,不得事后修补。

  6.33涂刷饰面起粉掉色 。

  原因分析

  (1)水泥过期、受潮,标号降低,掺胶量不够或基层太干未洒水湿润。涂刷后产生粉化剥落现象。

  (2)基层油污、尘土、脱模剂等未清理干净,混凝土或砂浆基层龄期太短,含水率大,或盐类外加剂析出,刷涂后产生脱落现象。

  防治措施:

  (1)不得使用受潮、过期的水泥。掺胶量要准确。基层太干燥时,应预先喷水湿润,或 用1:3

  (107胶:水)的水溶液,进行基层处理。

  (2)水泥砂浆基层用钢抹刀压光后用水刷子带毛。基层砂浆龄期应在7天以上,混凝土 龄期应在28天以上。基层有油污、脱模剂或盐类外加剂析出时,应预先洗刷清除干净。

  (3)将粉化、脱落处清理干净,重刷聚合物水泥浆。

  6.34滚涂饰面易积灰,易污染。

  原因分析

  (1)局部“翻砂”处或横滚花纹以及表面凹凸不平处均易积尘污染。

  (2)滚涂砂浆稠度小于9cm时,喷到墙上很快脱水、粉化,经半年左右就会严重污染。

  (3)为使颜色均匀,有的采用六偏磷酸钠作为分散剂。但此种分散剂极易污染。

  (4)采用缩合度大或存放时间长的107胶,不能与水混溶,掺入砂浆中会使砂浆强度下降,吸水率提高,极易造成污水挂流和挂灰积尘污染。

  防治措施:

  (1)不宜采用横滚花纹,局部“翻砂”处理及时翻修。

  (2)阳台板、雨罩、挑檐、女儿墙压顶等,应尽可能向里泛水,另行导出。窗台、腰线 等不能向里泛水的部位,必须做滴水线或铁皮泛水。

  (3)砂浆稠度必须控制在11.5~12cm。

  (4)用木质素磺酸钙作为分散剂。

  (5)在滚涂砂浆中掺入或在饰面外喷罩甲级硅酸钠。在没有甲级硅酸钠地区,可在滚涂 后次日用喷雾器均匀喷水养护。

  (6)严禁使用不宜与水混溶,掺入水泥浆中会拉丝的107胶。

  (7)墙体基层必须平整,突出部分剔凿磨平,蜂窝麻面处用水泥腻子(掺20%乳胶)刮平。吸水量大的基层应在滚涂前刷107胶水溶液。

  (8)在滚涂层表面喷罩无机建筑涂料,用以防水保色。 8/9 首页上一页6789下一页尾页

上一篇:超高层建筑机电七大施工重点分析
下一篇:图说施工现场的细节处理
评论功能暂停使用!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www.pv265.com   © 2011-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