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灰工程出现问题原因分析

时间:2015-11-09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收藏到我的收藏夹
简介:  6.抹灰工程   6.1墙体与门窗框交接处抹灰层空鼓、裂缝脱落。   原因分析   (1)基层处理不当。   (2)操作不当;预埋木砖位置不准,数量不足。   (3)砂浆品种不当。   防治措

  (4)夏季施工砂浆失水过快或抹灰后没有适当浇水养护。

  (5)抹灰没有分层。

  防治措施:

  (1)抹灰前,应将基层表面清扫干净,脚手架孔洞填塞堵严,混凝土墙表面突出较大的地方要事先剔平刷净,蜂窝、凹洼、缺棱掉角处,应先刷一道107胶∶水=1:4的水泥素浆,再用1:3水泥砂浆分层修补;加气混凝土墙面缺棱掉角和板缝处,宜先刷掺水泥重20%的107胶的素水泥浆一道,再用1:1:6混合砂浆修补抹平。

  (2)基层墙面应在施工前一天浇水,要浇透浇匀。

  (3)表面较光滑的混凝土墙面和加气混凝土墙面,抹底灰前应先涂刷一道107胶素水泥浆粘结层,以增加与光滑基层的砂浆粘结能力,又可将浮灰事先粘牢于墙面上,避免空鼓,

  裂缝。

  (4)长度较长(如檐口、勒脚等)和高度较高(如柱子、墙垛、窗间墙等)的室外抹灰,为了不显接槎,防止抹灰砂浆收缩开裂,一般都应设计分格缝。

  (5)夏季抹灰应避免在日光曝晒下进行。罩面成活后第二天应浇水养护,并坚持养护7d以上。

  (6)窗台抹灰开裂,雨水容易从缝隙中渗透,引起抹灰层的空鼓、甚至脱落。要避免窗台抹灰后出现裂缝,除了从设计上做到加强整体基础刚度、逐层设置圈梁等措施以及尽量 减少上述沉陷差之外,还应尽可能推迟窗台抹灰的时间,是结构沉降后进行。窗台抹灰后 应加强养护,以防止砂浆的收缩而产生抹灰的裂缝。

  6.7外墙抹灰后向内渗水。

  原因分析:

  (1)未抹底层砂浆。

  (2)各层砂浆厚度不够且没有压实。

  (3)分隔缝未勾缝。

  防治措施:

  (1)必须抹2~4mm底子灰。

  (2)中层、面层灰厚度各不少于8mm。

  (3)各层抹灰必须压实。

  (4)分格缝内应湿润后勾缝。

  6.8外墙抹灰接槎明显,色泽不匀,显抹纹。

  原因分析

  (1)墙面没有分格或分格太大,抹灰留槎位置不当。

  (2)没有统一配料,砂浆原材料不一致。

  (3)基层或底层浇水不匀,罩面灰压光操作方法不当。

  防治措施:

  (1)抹面层时应把接槎位置留在分格条处或阴阳角、水落管等处,并注意接槎部位操作,避免发生高低不平、色泽不一等现象。阳角抹灰应用反贴八字尺的方法操作。

  (2)室外抹灰稍有些抹纹在阳光下观看就很明显,影响墙面外观效果,因此室外抹水泥砂浆墙面应做成毛面,用抹子搓毛面时,要做到轻重一致,先以圆圈搓抹,然后上下抽拉,方向要一致,以免表面出现色泽深浅不一,起毛纹等问题。

  6.9外墙抹灰分格缝不直不平,缺棱错缝。

  原因分析

  (1)没有拉通线,或没有在底灰上统一弹水平和垂直分格线。

  (2)木分格条浸水不透,使用时变形。

  (3)粘贴分格条和起条时操作不当,造成缝口两边错缝或缺棱。

  防治措施:

  (1)柱子等短向分格缝,对每个柱要统一找标高,拉通线弹出水平分格线,柱子侧面要用水平尺引过去,保证平整度;窗心墙竖向分格缝,几个层段应统一吊线分块。

  (2)分格条使用前要在水中浸透。水平分格条一般应粘在水平线下边,竖向分格条一般应粘在垂直线左侧,以便于检查其准确度,防止发生错缝不平等现象。分割条两侧抹八字形水泥砂浆作固定时,在水平线处应先抹下侧一面,当天抹罩面灰压光后就可起出分格条, 两侧可抹成45°,如当天不起条的就抹60°坡,须待面层水泥砂浆达到一定强度后才能起出分格条。面层压光时应将分格条上水泥砂浆清刷干净,以免起条时损坏墙面。

  6.10混凝土板顶棚空鼓、裂缝。

  原因分析

  (1)顶棚油污、杂物等在抹灰前未清理干净,抹灰前浇水不透。

  (2)预制楼板安装不平,灌缝不密实。 3/9 首页上一页123456下一页尾页

上一篇:超高层建筑机电七大施工重点分析
下一篇:图说施工现场的细节处理
评论功能暂停使用!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www.pv265.com   © 2011-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