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设施提高排涝标准的量化分析

时间:2016-08-20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收藏到我的收藏夹
简介:一背景与目标上海一般区域已建成排水系统的排涝标准只有1年一遇(达标率约80%);新的排水防涝规划已明确中心城区排水标准都要提高到5年一遇;已建成排水系统改造不仅社会成本很高,还存在管位不
3种海绵设施的设计值与相应的SWMM模型参数模型分析方法以经过率定的管网模型为框架,结合海绵设施布置方案,完成模型中设施的布置;  以子汇水区域为单位,考虑地表汇流条件,设置海绵设施的收集与排放途径;  设施排水管道出水接入排水管网;  通过设计暴雨下地面积水情况评价改造工程的效果。
短历时设计暴雨下海绵设施改造后系统排水能力以5年一遇1h设计降雨(58mm/h)作为模型输入降雨,根据积水量评估系统的排水能力,模拟时长取24h。  生物滞留池的初始含水率取凋萎点以上10%,绿色屋顶初始含水率取凋萎点以上5%。  通过孔口系数控制渗透铺装排空时间为24h。  在上述设计条件下,地面无明显积水,基本达到5年一遇标准。
直接从5年一遇1h降雨开始进行海绵设施效果的评估,特别是在不能下渗的地区,是效果评价有利。在设施含水率较高时发生暴雨,设施的水量滞留、峰值削减作用都会下降。
长历时暴雨下系统排水能力的评估海绵设施在上海主要是存储设施  历时24h,累积雨量143mm,按照SCSⅠ雨型分配雨量,最大1h降雨强度37.5mm;  模拟结果,地面积水量约为43m3,在模拟误差范围内,系统基本达到5年一遇排水标准。  因为输入降雨的峰值雨强只有1年一遇  结果仅说明增设海绵设施有可能使已建老系统达到接近于5年一遇标准达到5年一遇标准传统改造方法的工程量根据水力坡降法,通过模型计算识别瓶颈管段,结合管道超载程度、水流方向与服务面积调整的需要,确定翻排管道的范围。管道:需改造管段总长度为1812m,占鞍山系统管道长度的28.7%泵站:排水能力由10.22m3/s提高至16m3/s传统改造方法的成本TC=C DI  CSO CEN COTTC:总成本C DI: 直接成本CSO: 社会成本CEN: 环境成本COT: 其它成本直接成本来上海市积水点改造工程单位成本统计,因为不包括难以实施的改造项目,相关统计值偏低;已实施的泵站翻建费用不包括临时排水费用。
海绵设施改造成本本课题提出的海绵设施改造方案,基本不改变土地用途,不包括征地费用。A区域改造方案的总造价在1.40~1.60亿元
海绵设施改造的效益因多数效益难以量化,本课题只讨论削减合流制溢流的直接效益。
削减溢流污染效益通过平水年降雨过程的连续模拟,计算海绵设施的年溢流水量削减率,在平水年(1996年)降雨条件下,A区域实施海绵设施建设方案可削减年溢流量54.0%,年溢流次数从13次减少到6次。   3/4 首页上一页1234下一页尾页
上一篇:消防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施工工艺流程
下一篇:室外给排水及强弱电管线施工的几个通病
评论功能暂停使用!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www.pv265.com   © 2011-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