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城市规划水思想的分析与解读

时间:2015-08-14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收藏到我的收藏夹
简介:来源:《中国勘察设计》杂志; 供稿&编辑:樊欢宁; 排版:杨佩杰 海绵城市为不同尺度上综合解决中国城市中突出的水问题及相关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与途径,带来包括雨洪管理、生态防

来源:《中国勘察设计》杂志;

供稿&编辑:樊欢宁; 排版:杨佩杰

海绵城市为不同尺度上综合解决中国城市中突出的水问题及相关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与途径,带来包括雨洪管理、生态防护、水质净化、地下水补给、棕地修复、生物栖息地营造及城市微气候调节在内的多重生态环境效益。

目前,我国出台的相关导则主要围绕以低影响开发技术、水敏感性城市规划与设计等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先进的生态雨洪管理技术而展开,这无疑是个重大进步。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应学习现代城市治水的先进理念,同时,也不能忽视对我国古代海绵城市哲学思想的探讨和研究。“海绵”的哲学强调将有化为无、将大化为小、将排他化为包容、将集中化为分散、将快化为慢、将刚硬化为柔和。正如老子所言:“道恒无为,而无不为”,这正是“海绵”哲学的精髓。我们不难发现,海绵城市的哲学思想与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研究和分析,以期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启示和参考。

注重因地制宜的实用主义城市规划思想对中国古代乃至现代都有着深远的影响,《管子?仲马》一书中曾提到:“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勿近旱而水用足,下勿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廓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这一影响了中国城市选址几千年的基本原则,其核心就是城市与水的辩证关系。中国古代城市选址多依山傍水,既要考虑到城市用水和排水的便利性,又要选在地势稍高的区域,尽量避开水患频繁之地,且不必施加过多的人工措施来防范洪水。与此同时,历史上这种实用主义的城市规划思想也贯穿了古代朴素生态学思想即风水学思想。风水学是一种基于古代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经验总结而成的规范,其以生态学思想为基础并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之心。正如《葬书》所言:“委宛自复,回环重复;若距而侯也,若揽而有也;欲进而却,欲止而深;来积止聚,冲阳和阴;土高水深,郁草茂林。贵若千乘,富如万金”。即山势连绵起伏,蜿蜒回环,土厚水丰,植被茂密者即为有生气之地。这种经验式规范很好地保护了人类聚落发展的生态基底,其核心思想与当今城市和景观设计中的“设计尊重人,设计尊重自然,设计尊重神”的理念不谋而合。这种以古代朴素生态学为指导的实用主义城市规划思想不仅仅体现了当代海绵城市建设中的生态优先和因地制宜两大重要原则,更为不同尺度上综合解决中国城市中突出的水问题及相关环境问题提供了参考,并突出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自然水系与城市水网的融合

古代城市对水的需求是多样化的,一方面需要自然河流湖泊提供清洁的水源作为生产和生活用水,另一方面要通过环壕和护城河来保卫城市的军事安全,同时兼顾排水功能。除此之外,作为城市肌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内部水网具有供水、运输和调蓄洪水等多种用途。这些人工河道与自然水系相互依托、共同作用,不仅发挥了工程性措施的实用性功能,更加体现了“让自然做功”,以较小人为干预获得整体性和系统性的效益。

如苏州古城内的道路和水系都呈现出棋盘式布局,这些水体均匀分布在古城街区之中,科学顺应了地势和排水路径,处于街区的低洼地带。当遭受到短时高强度降水时,这些坑塘水体成为一座座小型的“消纳设施”,在古城内发挥了排水防涝的功能,起到分散消纳和分区存蓄的效果。这些纵横交错的河道与其周边有金鸡湖、独墅湖等多个湖泊水体,还有松江、娄江和东江等三条太湖流域的河流共同形成了一个完善的区域水系统,共同发挥雨洪调蓄的功能。苏州古城不仅作为中国古城中河网密度最高的城池之一,更是人工设施与生态环境充分融合并发挥功能的典范。由此可见,以自然水系为依托的城市水网构建了古代城市的“天然海绵体”,弹性地调节了水量之丰俭,很好地缓解了雨洪造成的灾害。

居高与临水的辩证关系

纵观中国传统聚落的演变,我们不难看出,出于便捷性和安全性的原因,均质单一的平原地区和丘陵地区都不是理想的聚居场所。聚落分布往往显示出“边缘效应”的特征,而背山面水的临水高地往往是理想的城市选址地点,这不仅遵循了“水用足”和“沟防省”的实用主义规划理念,同时,也与“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理想环境模式相吻合,即背倚连绵山脉为屏;前临平原,两侧水流曲折回环,水质清晰,流汇于面前;左右护山环抱,山上林木葱郁。

又如苏州古城地处太湖平原,北通长江,西接太湖。一方面,苏州古城与太湖之间为丘陵地区,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太湖洪水的影响。另一方面,苏州古城城内标高一般在4.2米~4.5米(吴淞标高),普遍高于一般年份的洪水水位(有记载的历史最高水位为4.37米(1954年))。从长江中下游太湖平原这一整体区域来看,年降水量接近1200毫米,且不时有长江水患,历史上就是洪涝灾害多发区。但是,苏州古城凭借其科学的城市选址,历史上少有洪涝灾害。据《苏州府志》记载,自西汉至清的2000余年中,洪水犯苏州城仅七次,自唐以前五次,宋朝时仅有两次洪涝灾害的记录,宋嘉定十六年(1223年)以后至清末700余年则再无洪水之害。

工程措施的多功能性和多样化

在技术尚不发达的古代,为解决城市水问题,人们并不把希望寄托于集中式的大型工程设施,而是通过多样化和多功能的散落于城市的中小型设施来实现目标的。古代城市中的坑塘、环壕和水堰都无不体现了这一设计理念。

坑塘往往以较小的陂塘形式分布于城市之中,其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蓄积洪涝,它们构成了古城内重要的排水和调蓄系统。如赣州古城内的“福寿沟”及其连接起来的城内多个湖塘,共同构成了丰富而高效的城市水系统,时至今日仍发挥着良好的治水功能。

而古代城池在外围建立的多重壕池可直接存蓄从城内排出的雨水和污水。壕池往往采用绕城布局的方式,使城内的排水系统可以达到就近排放和存蓄的要求,既避免了因排水路径不合理而造成的城内排水问题,又可有效地增加城内河网密度与水体蓄水能力。明清北京城的内城、外城和宫城3圈城壕长度合计为44.2公里,蓄水容量966.73万立方米,约占城市河渠总蓄水容量的50%。

水堰作为重要的水利设施,往往分布于城市外围的河道中。水堰的重要功能就是为了让水慢下来,削减洪水的冲击,一定程度上取代了阻塞水的流动的集中式防洪大堤。如都江堰水利工程,其对自然水过程的因势利导中所体现出的哲学和工程智慧,使这一工程得以沿用至今。又如建于公元527年的西溪南丰乐河上的一道名为吕堰的水堰,在不破坏区域自然水系格局的前提下,仅仅将水位抬高数尺,便能有效减缓来自山区的急流,灌溉千亩良田。这样的低堰又与分布在各处的坑塘相串联,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海绵系统

上一篇:轨道交通站点“最后一公里”出行模式和保障机制研究
下一篇:道路工程常规做法及估算价格
评论功能暂停使用!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www.pv265.com   © 2011-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