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建筑设计方法及概念有哪些?

时间:2015-07-03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收藏到我的收藏夹
简介:医院建筑设计方法及概念有哪些? A.模块式设计门急诊、医技部门的设计   各国建筑师一直在探索合理有效的医院设计方法,目前较为成熟的一种概念即模块式设计。具体方法是尽量回纳每

医院建筑设计方法及概念有哪些?

        A.模块式设计门急诊、医技部门的设计

  各国建筑师一直在探索合理有效的医院设计方法,目前较为成熟的一种概念即模块式设计。具体方法是尽量回纳每功能区特点,形成标准化的单元,发展 成可应用于各种不同医院或院区的可重复使用的设计。模块式设计的优点是由于标准化的单元形成前对其组合曾进行过比较细致的分析研究,因此投入使用后效果较 好且运行用度较低。前苏联及东欧国家最早开始尝试标准化的设计方式,其更倾向于医院整套设计与建设的标准化,因此医院的灵活性及扩建发展的可能性较差。从 事这项研究的还有英联邦国家的部分国家卫生保健体系,他们提出的方法不同前者,采用的是标准化单元的模块,根据用地等具体情况机动灵活的进行组合,因适用 性更强被广泛采用。

  B.类型化设计病房楼护理单元的设计

  医院中存在一些有非凡要求和固定做法的非凡部分,由于其具有普遍性和通用性,因而从一般的标准化设计中分离深化并重新组合,形成某些固定形式的 做法即为类型化设计。类型化设计常应用于病房楼护理单元的设计中。下面以病房楼护理单元设计为例说明类型化设计的特点。约占医院总面积40%的病房部分设 计一直是各国医疗部门研究的重要课题。在最初阶段即上世纪50年代,病房楼的形式以单内廊条板式为主,护理单元为长条形布置;至二十世纪后期,随着建筑设 备技术的发展医院建筑的体量进深普遍加大,病房楼的形式以复廊有内区的形式居多,复廊式护理单元不断发展优化,最后形成了几种较成熟的护理单元类型。其共 同特点是:标准层设有两个病房设于有自然通风采光的外部,工作辅助用房设于内区采用机械通风和人工照明,护理单元病房构成以四人间为主(约占75%),其 它为单人间和二、三人间(约占25%),护士工作站(NS)的位置更加合理,使员工的行走路线缩短以及便于观察,同时利用内区设置完整的物资供给药品治理 的工作区域护士角(NC),大大减轻了工作强度。目前,“T ”型和双“T ”型护理单元是欧洲及日本医院病房楼设计主要形式,其中双“T ”型护理单元因其可以灵活调节相邻护理单元的病房数量以适应医院科室不同需求而更加得到认同;另外其它几种集中式(方形、三角形、Y型)护理单元及组团式 护理单元也被广泛采用。

  C.手术部的设计

  手术部是外科系统乃至整座医院的心脏,其对洁污分区、洁污分流及人流物流线路要求十分严格。传统的手术部是单走廊布局,划分为污染区、相对无菌 区、无菌区。伴随传统医院总体布局方式的改变,现代医院的手术部多布局在住院部与门诊之间,采用大进深多通道布局,同时生物洁净空调技术的发展,也提供了 满足空气层流净化要求的保证。现代医院的手术部一般采用回收廊式设计与供给大厅型设计两种形式。前者侧重手术使用后污染品的治理,后者侧重使用前无菌物品 的清洁治理。在我国,手术部一般采用回收廊式设计。回收廊式手术部的人流、物流线路由一条内部清洁走廊和外部环状闭合的污染回收走廊构成,手术使用后的物 品只能通过污染走廊运输、回收。病人与医护职员分别由两口进入清洁走廊,医护人员经过更衣淋浴卫生通过进入无菌区,手术病人由污染区经过相对无菌的过渡空 间换推床后才能进入无菌区。洁净物品可通过两种方式送至无菌区内,一是由专用垂直清洁电梯直接运输,清洁电梯如设于无菌区内应加双向无菌隔离门;再一种是 由密闭的水平运输工具经过相对无菌的过渡空间经风淋消毒后送至无菌区内。

  D.影像科室的设计

  影像诊断技术是医疗技术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固然一座几万平方米的医院中影像科室的面积仅占2000平方,但医院设计中影像科室的设计布局是非 常要害的。影像中心的布局应介于门(急)诊、医技(手术部)与病房之间的有利位置,通常影像中心采用集中式布置的方式,但近年来一些医学专家提出分散式布 置影像科室方案,以为“影像诊断的服务范围不断扩大,集中式布置相对造成诊疗过程、候诊时间长,应使其服务靠近病人而不是病人去寻找影像科室”,此观点有 一定程度预见性,但目前分散式布置尚未成熟。

上一篇:智能化医院建筑的功能有哪些?
下一篇:混凝土的施工温度应力有哪些?
评论功能暂停使用!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www.pv265.com   © 2011-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