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供热系统及其方案比选

时间:2016-01-18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收藏到我的收藏夹
简介:集中供热系统的定义 集中供热是以集中热源所产生的热水或蒸汽作为热媒,通过热网向一个城镇或较大区域的生产、采暖和生活热用户供热的方式。集中供热具有热负荷大、热源规模大、热效率高、节约

  非满管流的凝结水回收系统(低压自流式系统)
工厂内各车间的低压蒸汽采暖的凝结水经疏水器或不经过疏水器,依靠重力,通过坡向凝结水箱的凝结水管自流返回凝结水箱,如图5所示。

  

  两相流的凝结水回收系统(余压回水系统)
工厂内各用汽点的高压蒸汽凝结水,通过疏水器后直接进入室外凝结水管网,依靠疏水器后的背压将凝水送回开式凝结水箱,由凝结水泵将凝水送回管网。


  闭式余压凝结水回收系统
工厂内各用气点的高压蒸汽凝结水,通过疏水器后直接进入室外凝结水管网,依靠疏水器后的背压将凝水送回闭式凝结水箱;从凝结水箱分离出大量的二次汽和漏汽,通过换热器,加热锅炉房的软化水或上水,用于热水供应或生产工艺用水,如图7所示。

  

  系统热源形式与热媒的选择
城市供热有分散和集中供热两类。分散供热有单户、单栋楼房和单位自供等形式。集中供热根据负荷性质、数量、供应对象,范围、地形、地势和周围条件等分区、分片集中实行区域供热。
集中供热由于热源容量大、热效率高、单位燃料消耗少、节约劳动力和占地面积小,因此在城市供热中,应以集中供热为主。
集中供热的首要问题是热源的选择,包括用热电联产、锅炉房、地热、核供热等多种形式的选择。

  一、热源的选择:
热源是城市供热的核心。热源类别和容量的选定取决于用户性质、负荷、供热介质和供热方式等因素,有条件时,应尽量利用地方现有能源,充分挖掘天然资源。目前,普遍采用的热源是以燃煤为主的火力发电厂的热电联产和区域锅炉房。但若大量汲取地下水会造成水资源的损失。

  1.热电联产
热电联产在国内外都是城市供热采用最多的热源形式。目前我国供热机组容量有300 MW及以下,形式有背压机组、抽气背压机组、抽气机组、凝汽机打孔抽气的供热机组、凝汽器循环水供热机组、大型供热两用机组等。

  2.区域锅炉房
设置蒸汽或热水锅炉作为热源。向一个较大区域供应热能的锅炉房为区域锅炉房。工矿企业比较多的区域以蒸汽作热媒,供应生产工艺热负荷,因此,设置蒸汽锅炉作为热源,是工矿企业采用最普遍的型式。
没有生产工艺负荷,只有供暖和生活用水的住宅区和公共设施时,可设置热水锅炉作为热源。
在热电联产为主的城市,为了充分发挥热电厂的供热能力,也应考虑以区域锅炉房为主的调峰热源,实现多热源联合供热。

  3.地热
地热不需供应燃料,运行费用很低。有条件的地区,开发和利用地热资源作为城市集中供热的热源。以一个或多个地热田所产生出的地热流为热源,向工业及民用建筑供暖被称为地热供暖。近年来在东北、华北等城市人口集中区域,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8 首页上一页345678下一页尾页

上一篇:ASHRAE修订A2L制冷剂安全标准
下一篇:为制冷剂替代而准备
评论功能暂停使用!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www.pv265.com   © 2011-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