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的技术发展

时间:2015-09-25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收藏到我的收藏夹
简介:本文通过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的技术现状,结合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在工业应用中深度融合的趋势,指出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将在现有以实时监控为主要应用目的的基础上,通过引入

1)满足大型、复杂项目的应用要求并具有实际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应用案例。

2)分为2大系列,一类来自于专业化轨道交通应用,为行业化定制开发应用产品;另一类来自于通用的大型SCADA系统软件平台,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进行行业化应用开发,并同时广泛应用于煤炭、油气田等其他SCADA应用中。

3)功能侧重于大容量数据处理,处理能力在30万点以上,核心是实时数据库和分布式数据通信。

4)支持分层分布式冗余结构。

5)采用中间件等技术,多数支持异构环境(Windows/Unix/Linux和x86/RISC服务器)。 综合监控系统软件大都采用平台化系统架构,整个系统由数据接口层、数据处理层和人机接口层组成。

1) 数据接口层:主要用于数据采集和协议转换,由ISCS系统设备FEP完成,FEP对以数字信号接入的监控子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及协议转换,同时FEP负责对ISCS与被监控对象的数据进行隔离,从而保证各子系统数据的独立性。

2) 数据处理层:用于实时数据及历史数据的管理,主要由中心服务器及车站、车辆段、停车场服务器构成,通过实时数据库和关系数据库来提供ISCS系统的应用功能。

3) 人机接口层:用于处理人机接口,主要由操作员工作站构成,通过从中心服务器及车站、车辆段、停车场服务器来获取数据,在操作站上显示人机界面,来完成各种ISCS系统的监控操作。 综合监控系统实现了常规通用SCADA系统的模块和功能。主要组件包括分布式通信软总线、脚本、二次开发工具、接口与采集、实时数据库、报警、日志、历史数据、报表、操作命令、权限、安全管理、远程管理。模块间通过分布式通信软总线实现相互通信,并且通过模块的不同组合部署实现FEP、服务器和工作站的功能需求。

3综合监控系统的技术发展方向

作为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生产过程控制与调度自动化系统,综合监控系统可以对现场的运行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以实现数据采集、设备控制、测量、参数调节以及各类信号报警等各项功能。综合监控系统有着信息完整、提高效率、正确掌握系统运行状态、加快决策、能帮助快速诊断出系统故障状态等优势,现已经成为监控调度不可缺少的工具。综合监控系统在开发过程中的一条重要理念应是要为用户提供一套易于扩展和使用的系统:开始规模很小,但不论从短期和长远的角度,都可以方便地根据用户的需求加以在线扩充。这样的设计理念才能保证系统不会过早地失去使用价值。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管控一体化和“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以及管理的日益精细化,现有以实时监控为主要应用目的综合监控系统也无法完全满足地铁安全、高效运营管理的需要,特别是系统软件架构在调度、生产计划和工作流处理方面存在的先天不足已严重制约了系统从过程控制层向生产执行层和经营管理层的扩展,影响了从综合监控系统向智能化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为解决上述问题,综合监控系统需要在现有实时监控的基础上,结合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通过引入面向服务架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简称SOA)、多核并行处理、平行扩展的服务器集群、移动应用、安全系统等成熟的IT技术,构建新一代的综合信息智能管理系统,满足国内外用户不断增长的信息化集成要求,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3.1 与信息系统一体化

绝大部分现有综合监控系统与上层生产调度和计划、质量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管理、办公自动化等管理信息系统是分离的,或者仅有简单的从下向上的单向简单数据传输,无法与上层信息系统融合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按照发展新型工业和企业信息化的要求,自动化应该是集管理和控制于一体的,它包含低层的控制与高层次的管理的自动化。企业信息化对系统的自动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包含了从经营管理层、生产执行层、过程控制层直到现场设备层的全过程,涵盖了从传感器开始到整个系统优化运行的全部低层控制及高层管理。为保证整个控制过程中的所有有用的信息不沉淀和流失,便于实现实时协调,加强对上层决策的辅助支持,应建立全局化的概念,统一信息平台,克服“自动化孤岛”、“信息孤岛”现象,实现管控一体化的无缝集成。整个系统应采用分层分布式系统结构,软件体系应采用模块化结构,构建为开放的可扩展的系统,以利于系统灵活配置、功能扩展和性能提升,支持企业可持续的业务流程重组,适应企业的改造与升级。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中包含了实时控制信息和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应保证两类信息严格分开处理,防止互相干扰或影响。可在统一数据管理系统和数据服务软总线基础上,构建专业化的应用数据库、以实时监控为主的实时数据软总线和以运营管理为主的管理数据软总线。专业化应用数据库包括设备数据库、实时数据库、历史数据库、报警数据库、地理信息数据库、决策支持数据库、多媒体流数据库等,这些数据库逻辑上形成统一的完整数据库,为整个系统提供基础的数据服务功能,物理上可独立管理和维护,互相之间通过数据软总线进行信息交换和协同处理。系统中以实时监控为主的应用将主要通过实时数据软总线进行通信,可确保这些应用的实时性和高可用性;以经营管理和运营优化为主的应用将主要通过管理数据软总线进行通信,获取管理所需的基础设备数据和现场运营数据,可确保这些应用所需的大数据量通信和数据挖掘优化运算。

目前主流厂商能够的综合监控系统产品大都有10年以上的历史,较好地满足了系统可靠性、稳定性方面的要求,但是在技术的先进性方面有所欠缺,没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发展和硬件提升带来的优势,导致拥有系统的总成本越来越高,包括系统更新、升级和修正错误等,当系统需要集成新子系统及功能时,在设计及测试上都十分困难。为实现实时监控与运营管理的一体化,综合信息管理系统需要管理的数量规模将从现有综合监控系统的30~50万点扩展到几百万点甚至千万点,数据类型也将更丰富和多样化。为适应这种变化,作为系统核心的服务器应用软件必须改变现有中心和车站服务器各自相对独立工作、中心或车站双服务器主备冗余的设计架构,而是采用可平行扩展的服务器集群技术,实现为分布式数据系统。分布式系统主要的作用就是平行扩展、海量存储、高性能运算和高并发支持,通过引入多核并行处理、可平行扩展的服务器集群技术,整个系统将具备海量数据处理的能力,可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信息集成要求。在进行综合监控系统和上层管理系统的一体化架构设计时,还必须考虑如何复用企业现有的或已有的应用系统,以保护了现有的IT基础建设投资。SOA凭借其松耦合的特性,使得系统可以按照模块化的方式来添加新服务或更新现有服务,以解决新的业务需要。现有的综合监控系统大都以测点数据为中心进行设计,无法有效支持对视频、流媒体、地理信息数据以及工作流数据的存储、管理和应用,这将成为构建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瓶颈。通过采用SOA架构,可提供全面模块化和深度集成的系统架构,有利于系统的纵向集成,能保证底层数据按系统功能要求上传,并同时保证高层信息及时准确下达,不同信息都可在各应用间以标准、可扩展的方式进行交换、结合和应用,不同子系统内部的数据都可借助SOA中间件以被不同功能集成和应用。 2/3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上一篇:长江城市群新型城镇化的重点
下一篇:残疾人走道与地面规定要求
评论功能暂停使用!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www.pv265.com   © 2011-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