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桩基础施工及质量控制

时间:2017-08-24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收藏到我的收藏夹
简介:一、工程概况 钻孔桩基础施工采用架设浮桥作为施工机具及材料的运输通道。在墩位处打设钢管桩平台作为临时作业平台;在作业平台上安装导向架,利用水上浮吊振动下沉钢护筒,对钢护筒进行平联后

后,其底部距孔底留250mm~400mm的空间。 

6、第二次清孔 

虽然完成了第一次的清孔工作,但是在对导管和钢筋笼进行安放的过程中,沉渣也会在孔底产生,因此导管和钢筋笼就位以后,还需要利用导管完成第二次的清空工作。第二次清空的具体做法是在导管顶部安装一个弯头和皮笼,用泵将泥浆压入导管内,再从孔底沿着导管置换沉碴。第二次清孔的标准是,一定要确保孔的深度满足设计的要求,孔底泥浆密度控制在不大于1.15的范围内,然后开始水下混凝土的灌注。 

7、灌注水下混凝土 

安装导管时使其置放孔中、轴线顺直、平稳沉放,防止挂钢筋笼和碰撞孔壁。导管上口设漏斗和储料斗,下口距孔底约0.4m。 

采用水下灌注混凝土。在漏斗底口设置橡皮球隔水设施,采用砍球法灌注首批混凝土,灌注开始后,一定要连续地灌注,杜绝中途停灌的现象。 

导管提升时,要保持导管位置居中,严格控制导管的埋置深度,确保导管的埋置深度始终大于1m。在对导管进行拆除时,动作要跟的上,整个过程的时间要控制在15min内。桩顶灌注标高应比设计标高超灌0.5m。施工用的钢护筒,在灌注结束后、混凝土初凝前拔出。 

施工注意事项:灌注混凝土的过程中,若导管内含有一定量的空气混凝土不满时,灌入混凝土时一定要慢慢灌入,防止由于空气的存在形成高压气囊,出现堵管事故。钻机操作人员必须穿绝缘胶鞋,带安全帽。灌桩过程中拆卸导管的长度应由孔内的混凝土面位置决定,在拆卸前测量混凝土面距护筒距离,在保证埋不小于2m的条件下计算需拆除的导管节数,防止因拆除导管时出现导管在水下混凝土中埋深不足的情况,减小桩基混凝土施工隐患。 

四、总结

综上所述,影响钻孔桩基础施工的因素有很多,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一定要针对经常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尽量减少类似的不良状况的出现。同时施工的过程中做到层层把关严格控制,确保工程的质量。 

2/2 首页上一页12
上一篇:2018年监理工程师考试报考条件
下一篇:超高层建筑及施工、结构、机电、消防施工技术
评论功能暂停使用!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www.pv265.com   © 2011-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