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手机”带来的环境污染——电子废弃物

时间:2015-06-26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收藏到我的收藏夹
简介:许多环境保护主义者,跑到海外优山美地感叹,要保护环境云云。其实我们的一个小小举措或者是决定,可能就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威胁!今天我们来谈谈越来越严重的电子垃圾环境污染问题,也许您从来

许多环境保护主义者,跑到海外优山美地感叹,要保护环境云云。其实我们的一个小小举措或者是决定,可能就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威胁!今天我们来谈谈越来越严重的电子垃圾环境污染问题,也许您从来没有意识到,这是因为电子废弃物污染自身的隐蔽性。



联合国教育和研究部门下设的联合国大学19日发布报告称,2014年,全球电子垃圾数量创历史新高,其中人均产量位居前列的是那些以具有很高环保意识而自豪的国家


报告称,去年全球产生了4180万吨电子垃圾,大部分为废弃冰箱、洗衣机和其他家用电器、手机等。其中,几乎60%电子垃圾的重量来自大大小小的厨房、浴室和洗衣设备;7%产生于被丢弃的移动电话、计算器、个人电脑和打印机。

如果将这些垃圾用重型卡车装载,可以装满115万辆,排成一条线,绵延23000公里长。

其中,美国制造707.2万吨,中国排老二,603.2万吨,日本第三,220万吨。而以人均计,挪威最高,每个居民每年产生28.4公斤。其次是瑞士、冰岛、丹麦、英国、荷兰、瑞典、法国、美国和奥地利等。电子垃圾人均最低产量的地区是非洲,1.7千克/人,共产生190万吨垃圾。

能看得出,发达国家,尤其是那些宣扬环保程度最高的国家,人均数字最高。当然,人均数字很容易掩盖问题,尤其是中国这样的国家,沿海一带的电子污染,最大的象征就在贵屿、台州等地。

这只是电子终端的垃圾品数字。其实每个终端诞生过程里的各种能源损耗、环境污染危机都没有计算。2007年以来,苹果供应链企业连续爆出多起危机,有的看似是血汗工厂话题,有的是爆炸话题,有的则是直接的排污、辐射话题。2007、2009年、2010年,我也曾直接间接参与过这类报道,比如无锡松下镉中毒事件等。你能看出,污染的负面效应,已经从物理层面,延伸到人心、精神层面。

过去的电子产品,尤其是大家电,因为没有过度强调智能化、链接性,它们的寿命相对更高。有的电视机使用长达10年,甚至还长。现在的电子产品,外观、材料都很牛逼,比如手机,有的品牌强调自己一块钢板的艺术,有的强调磨砂美学,但是,一个事实却是,这些手机却要在一年内就要更换了。厂家传播的是“升级、淘汰”,往往在传播新品时,攻击对手的时候,不惜自残,通过疯狂的广告诱惑购买,一年一度。

这是商业悖论,更是一些企业的道德感偏差。

几年来,在互联网热潮中,传统硬件工业一度被塑造成傻大黑粗的形象。

苹果回收、翻新、再售,表面是一个环保的动作,值得赞扬,但是这背后就有悖论。

上面公布的电子垃圾报告数据,掩盖了手机领域的垃圾制造速度。单看吨数,它不如大家电,但若参考元器件与材料的应用,一个手机的生产链条,要高于许多大家电。也就是说,单位面积、体积上的耗费,手机更大。

指望回收、拆解、所谓循环经济,不过是一种麻醉效应。上述电子垃圾里,只有60%的材料能彻底回收,相当比例,就跟其他垃圾物一样,被深埋地下。

如果不能在整个供应链里灌注环保观念,并且用立法或者其他手段,类似工业4.0的概念,不但不会扭转这种危机,恐怕还会持续加重。

这一层面,互联网与现实生活里那种装修豪华、内部空间巨大的大型购物中心一样,它通过所谓的“消费体验”刺激着消费欲望。

许多时候,互联网总喜欢喊着简约的口号,做着最不简约的事。

还有一重丛林法则。你能看到,上面人均产生电子垃圾数量最多的国家,大都是环境比较优美的地方,尤其集中在欧洲、美国。而它们在电子垃圾领域有立法,中国还停留在电子垃圾回收条例范畴。我们可以批判欧盟国家的虚伪性,人均电子垃圾产出那么高,但是这里还隐含的话题是,在全球电子产业分工上,它们是消费的力量,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生产基地,世界工厂,这里面有一重环境保护危机的压力输出。

也就是说,中国承受着两重压力。多年前,中国的环保危机,如果还能说是生产消耗带来的结果,就算被人说是透支了世界的能源,也能说得过去,毕竟,你的大部分出口是靠那些外资企业,以及低附加值的本地企业。如今,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已被调动起无限财富欲望、个人创富欲望、无限的消费欲望,它会成为一种新的裹挟力量。它能给中国、无数的中国带来物质福祉,一定也会在环境、精神、文化层面带来重创,并且,未来一定会给世界留下更多污名化的口实。错了,不是人家“污名化”,它就是一个事实。

上一篇:环保执法不通知地方将常态化 现场执法不得少于两人
下一篇:【环保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发布(全文)
评论功能暂停使用!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www.pv265.com   © 2011-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