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污水设计参数选择分析

时间:2016-12-02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收藏到我的收藏夹
简介:生活污水设计参数选择 1、有关术语 污水:指在生产与生活活动中排放的水的总称。 排水量:指在生产过程中直接用于工艺生产的水的排放量。不包括间接冷却水、厂区锅炉、电站排水。 一切排污单位:

≤30mm/s,在二次沉淀池中≤20mm/s;

5.排泥管下端距池底≤0.2m,管上端超出水面≥0.4m;

6.浮渣挡板距集水槽0.25-0.5m,高出水面0.1-0.15m,淹没深度0.3-0.4m。

平流式沉淀池设计数据

1.长宽比以3-5为宜;

2.长与有效水深比一般采用8-12;

3.池底纵坡一般采用0.01-0.02,机械刮泥时不小于0.005;

4.初次沉淀池最大水平流速为7mm/s,二次沉淀池为5mm/s;

5.进出口处挡板位置

1)高出池内水面0.1-0.15m;

2)进出挡板淹没深度一般为0.5-1.0m;

3)出口挡板淹没深度一般为0.3-0.4m;

4)挡板距进水口0.5-1.0m,距出水口0.25-0.5m;

6.非机械刮泥时,缓冲层高度0.5m,机械刮泥时,缓冲层上缘宜高出刮泥板0.3m;

7.刮泥机行进速度一般为0.6-0.9m/min;

8.排泥管直径为<200mm;

9.入口整流墙的开孔总面积为过水断面的6%-20%;

10.出水锯齿形三角堰,水面宜位于齿高的1/2处。

17、沉砂池

1.一般规定

1)沉砂池去除对象是密度为2.65/cm3,粒径在0.2mm以上的砂粒;

2)城市污水沉砂量可按106m3污水沉砂15-30m3计算,其含水率为60%,其密度为1500kg/m3;

3)砂斗容积应按2天内沉砂量计算,斗壁与水平倾斜角不小于55°;

4)人工排沙管直径≥200mm;

5)沉砂池超高不宜<0.3m;

6)沉砂池个数或分格数不应少于2。

2.平流式沉砂池设计数据

1)最大流速0.3m/s,最小流速0.15m/s;

2)最大流量时停留时间一般为30-60s;

3)有效水深一般为0.25-1m;

4)每格宽度不小于0.6m;

5)池底坡度0.01-0.02。

3.竖流式沉砂池设计数据

1)最大流速为0.1m/s,最小流速为0.02m/s;

2)进水中心管最大流速0.3m/s;

3)流量最大时停留时间一般为30-60s。

4.曝气沉砂池设计数据

1)水平流速为0.1m/s;

2)旋流速度为0.25-0.3m/s;

3)流量最大时停留时间为1-3min;

4)有效水深2-3m;

5)曝气量为0.1-0.2m3空气/m3污水;

6)宽深比1-2;

7)长宽比可达5;

8)空气扩散装置距池底0.6-0.9m。

5.涡流式沉砂池设计数据

1)水力叶面负荷约200m3/(h?m2);

2)水力停留时间为20-30s;

3)进水渠道流速

a.流量最大时的40%-80%时为0.6-0.9m/s;

b.流量最小时>0.15m/s;

c.流量最大时≤1.2m/s。

4)进水渠道直段长度为宽度的7倍且不应<4.5m;

5)出水渠道宽度为进水渠道的2倍;

6)出水渠道与进水渠道夹角>270°;

7)沉砂池规格

污泥泵比进水泵小,一般80%回流到调节池一般进水的60%左右。

空气干管和主干管的经济流速可采用10~15m/s;通向扩散装置的空气竖管和支管,其经济流速一般采用4~5m/s;空气管道的压力损失一般控制在1.0m以内,其中,空气管道的总压力损失控制在0.5m以内。由于扩散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堵塞,故设计中一般规定空气通过扩散装置的阻力损失为0.5~0.6m,对竖管或穿孔管可酌情减少。————(《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与计算》P99工大出版社韩洪军主编)

另:

空气管道和空气扩散装置的压力损失,一般控制在14.7kPa(1.5m)以内,其中空气管道总损失控制在4.9kPa(0)以内,空气扩散装置的阻力损失为4.9~9.8kPa(0.5~1.0m)。——排水工程第四版P175

一般的给水管道,d为100~200毫米,经济流速为0.6~1.0米/秒;d为200~400毫米,经济流速为1.0~1.4米/秒;压力钢管约为3~4米/秒,甚至5~6米/秒。仅供参考。

2/2 首页上一页12
上一篇:生化池泡沫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
下一篇:污泥干化工艺技术
评论功能暂停使用!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www.pv265.com   © 2011-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