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口诀共分上下两篇,共100条。简述了常用的电工技术理论、数据、施工操作规程、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等。之所以叫电工口诀——是因为受到诗歌容易流传和记忆的启发。口诀中的文字基本具有工整、简练、流畅、合辙压韵的特点。
电笔判断交直流,交流明亮直流暗, 交流氖管通身亮,直流氖管亮一端。 说明:判别交、直流电时,最好在“两电”之间作比较,这样就很明显。测交流电时氖管两端同时发亮,测直流电时氖管里只有一端极发亮。
判断两线相同异,两手各持一支笔, 两脚与地相绝缘,两笔各触一要线, 用眼观看一支笔,不亮同相亮为异。 说明:此项测试时,切记两脚与地必须绝缘。因为我国大部分是380/220V供电,且变压器普遍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所以做测试时,人体与大地之间一定要绝缘,避免构成回路,以免误判断;测试时,两笔亮与不亮显示一样,故只看一支则可。
电笔判断正负极,观察氖管要心细, 前端明亮是负极,后端明亮为正极。 说明:氖管的前端指验电笔笔尖一端,氖管后端指手握的一端,前端明亮为负极,反之为正极。测试时要注意:电源电压为110V及以上;若人与大地绝缘,一只手摸电源任一极,另一只手持测电笔,电笔金属头触及被测电源另一极,氖管前端极发亮,所测触的电源是负极;若是氖管的后端极发亮,所测触的电源是正极,这是根据直流单向流动和电子由负极向正极流动的原理。
变电所直流系数,电笔触及不发亮; 若亮靠近笔尖端,正极有接地故障; 若亮靠近手指端,接地故障在负极。 说明:发电厂和变电所的直流系数,是对地绝缘的,人站在地上,用验电笔去触及正极或负极,氖管是不应当发亮的,如果发亮,则说明直流系统有接地现象;如果发亮的部位在靠近笔尖的一端,则是正极接地;如果发亮的部位在靠近手指的一端,则是负极接地。 星形接法三相线,电笔触及两根亮, 剩余一根亮度弱,该相导线已接地; 若是几乎不见亮,金属接地的故障。 说明:电力变压器的二次侧一般都接成Y形,在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三线制系统中,用验电笔触及三根相线时,有两根通常稍亮,而另一根上的亮度要弱一些,则表示这根亮度弱的相线有接地现象,但还不太严重;如果两根很亮,而剩余一根几乎看不见亮,则是这根相线有金属接地故障。 口诀:2.5加三,4加四;6后加六,25五;120导线,配百数 说明此口诀是对三相380伏电动机配线的。导线为铝芯绝缘线(或塑料线)穿管敷设。 先要了解一般电动机容量(千瓦)的排列: 0.81.11.52.2345.57.51O13172230405575100 “2.5加三”,表示2.5平方毫米的铝芯绝缘线穿管敷设,能配“2.5加三”千瓦的电动机,即最大可配备5.5千瓦的电动机。 “4加四”,是4平方毫米的铝芯绝缘线,穿管敷设,能配“4加四”千瓦的电动机。即最大可配8千瓦(产品只有相近的7.5千瓦)的电动机。 “6后加六”是说从6平方毫米开始,及以后都能配“加大六”千瓦的电动机。即6平方毫米可配12千瓦,10平方毫米可配16千瓦,16平方毫米可配22千瓦。 “25五”,是说从25平方毫米开始,加数由六改变为五了。即25平方毫米可配30千瓦,35平方毫米可配40千瓦,50平方毫米可配55千瓦,70平方毫米可配75千瓦。 “120导线配百数”(读“百二导线配百数”)是说电动机大到100千瓦。导线截面便不是以“加大”的关系来配电动机,而是120平方毫米的导线反而只能配100千瓦的电动机了。 口诀:电力加倍,电热加半。单相千瓦,4.5安。单相380,电流两安半。 解释:电力专指电动机在380V三相时(功率0.8左右),电动机每千瓦的电流约为2安.即将“千瓦数加一倍”(乘2)就是电流(安)。这电流也称电动机的额定电流;电热是指用电阻加热的电阻炉等。三相380伏的电热设备,每千瓦的电流为1.5安.即将“千瓦数加一半”(乘1.5),就是电流(安);在380/220伏三相四线系统中,单相设备的两条线,一条接相线而另一条接零线的(如照明设备)为单相220伏用电设备。这种设备的功率大多为1KW,因此,口诀便直接说明“单相(每)千瓦4.5安”。计算时,只要“将千瓦数乘4.5”就是电流,安。同上面一样,它适用于所有以千瓦为单位的单相220伏用电设备,以及以千瓦为单位的电热及照明设备,而且也适用于220伏的直流;380/220伏三相四线系统中,单相设备的两条线都接到相线上,习惯上称为单相380伏用电设备(实际是接在两相线上)。这种设备当以千瓦为单位时,功率大多为1KW,口诀也直接说明“单相380,电流两安半”。它也包括以千瓦为单位的380伏单相设备。计算时只要“将千瓦乘2.5就是电流(安)。 导体材料电阻率,欧姆毫方每一米, 长1米,截面积1平方毫米导体的电阻值,摄氏温度为20, 铜铝铁碳依次排,从小到大不用愁。 扩大万倍来记数,铜的最小一七五, 铝的数值二八三,整整一千纯铁数, 碳的数值算最大,足足十万无零头。 导体通电生磁场,右手判断其方向, 伸手握住直导线,拇指指向流方向, 四指握成一个圈,指尖指向磁方向。 通电导线螺线管,形成磁场有南北, 南极S北极N,进行判断很简单, 右手握住螺线管,电流方向四指尖, 拇指一端即N极,你说方便不方便。 电感阻流叫感抗,电容阻流叫容抗, 电感、电容相串联,感抗、容抗合电抗, 电阻、电感、电容相串联,电阻、电抗合阻抗, 三者各自为一边,依次排列勾、股、弦, 勾股定理可利用,已知两边求一边。 电容串联值下降,相当板距在加长, 各容倒数再求和,再求倒数总容量。 电容并联值增加,相当板面在增大, 并后容量很好求,各容数值来相加。 想起电阻串并联,电容计算正相反, 电容串联电阻并,电容并联电阻串。 说明:两个或两个以上电容器串联时,相当于绝缘距离加长,因为只有最靠两边的两块极板起作用,又因电容和距离成反比,距离增加,电容下降;两个或两个以上电容器并联时,相当于极板的面积增大了,又因电容和面积成正比,面积增加,电容增大。 电源一通电压时,电流一时难通达, 切断电源电压断,电流一时难切断, 上述比喻较通俗,电压在前流在后, 两者相差电角度,最大数值九十度。 口诀:三相电压分相、线,火零为相,火火线, 三相电流分相、线,绕组为相,火线线。 对于三相电源,输出电压和电流都有相和线之分,分别叫“相电压”,“线电压”,“相电流”,“线电流”。相电压是指火线和零线之间的电压,火线与火线之间的电压叫线电压;相电流是指流过每一相绕组的电流,线电流是流过每一条火线的电流。 电压加在三相端,相压线压咋判断? 负载电压为相压,两电源端压为线。 角接相压等线压,星接相差根号三。 电压加在三相端,相流线流咋判断? 负载电流为相流,电源线内流为线。 星接线流等相流,角接相差根号三。 解释:当我们画出简单的示意图,就不难看出角接实际上就是两个电阻并联(把两个电阻串联看成为一个总电阻),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相电压等于线电压;当接法为星接时,就可以看成是两个电阻串联(把其中两个并联电阻看成一个总电阻),线电流等于相电流。只要记住线大于相,因为相电流、相电压均为负载的电流与电压,线电流、线电压为电源两侧的电流与电压。 以上解释均属个人观点,如果各位有何异议,请指出,谢谢
常用电压用系数,容乘系数得电流, 额定电压四百伏,系数一点四四五, 额定电压六千伏,系数零点零九六, 额定电压一万伏,系数刚好点零六。 注解:可直接用变压器容量乘以对应的系数,即可得出对应电压等级侧的额定电流。 配变两侧熔体流,根据容量简单求, 容量单位千伏安,电压单位用千伏。 高压容量除电压,低压乘以一点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