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预埋螺栓浇捣及二次浇捣 6.1预埋螺栓浇捣砼工程步骤: 6.1.1待全部螺栓预埋完成,工程项目经理必须通知市/区质检站、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进行现场统一验收,待验收合格方可进行浇捣,其工作由土建方完成。 6.1.2准备工具:振捣器,水平标高固定工具。 6.1.3混泥土专用车下料口对准短柱模板口,倒三分之一砼时停止下料,进行振捣,振捣顺序:先把砼堆在一起的堆平,再四角落振结实,最后使混凝土在模板里结实、均匀,整个短柱混凝土分三次振捣完成。 6.1.4水平标高,由螺栓顶部测量一尺寸至浇捣砼水平面高度为准,要对图纸进行深刻了解,地脚螺栓有种类其高度不一样。 6.1.5注意事项: 6.1.5.1振捣员工不允许用脚直接踩螺栓和内部钢筋,防止地脚螺栓倾斜。 6.1.5.2遇下雨必须使用膜盖住已浇捣砼。 6.1.5.3振捣一般间距30-1250px为宜,实行“三不靠原则”一指振捣时不要碰到模板,二指振捣时不要碰到钢筋和模板件,三指在模板附件振捣时应同时用木锤轻击模板,在钢筋密集处和模板边角处就配合使用铁钎捣实。 6.1.6浇捣砼时地脚螺栓安装队必须要有人员参与,防止地脚螺栓尺寸跑位、倾斜,落偏移、不垂直必须立即校正。 6.1.7浇捣完成三至四小时后按图纸要求有抗剪键槽的必须进行挖抗剪键槽,槽尺寸深度、宽度单边大于50-80mm即可,保证其挖抗剪槽的准确性。 6.1.8混凝土养护期一般是24小时后方可拆模板,7后通知市/区质检站、建设单位、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钢柱吊装等后续工作。 6.1.9浇捣砼完成后的7天内必须进行对短柱进行浇水养护,第1至第3天每天共6次浇水养护工作,上午、下午各3次在工作时间内合理安排时间进行浇水,第4天到第7天每天4次,上午、下午各2次合理安排进行浇水。 6.2.地脚螺栓二次浇捣砼工作步骤: 6.2.1二次浇捣前提工作:主构件如钢柱、钢梁、吊车梁已经安装完毕,钢柱垂直度、水平度等工程安装队内部已经调整检验完毕,偏差必须在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内,地脚螺母终紧,钢柱钢梁连接点终紧。 6.2.2符合上述条件后由施工单位通知市/区质检站、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进行现场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二次浇捣工作,其工作由土建方完成。 6.2.3二次浇捣高度、混凝土强度等级、材料要求依据设计院规定执行。 6.2.4把柱底板清理干净,对柱底板底面进行清扫,对有积水需进行抽干净。 6.2.5将混凝土倒置于模板垫层并靠近短柱旁边,实行人工操作将混凝土灌入柱底板抗剪键处,填入和夯实工作同步进行,由里往外填土夯实,使用振捣方法,依实际情况而定,由于此次设计二次浇捣高度为50mm,所以不利于振捣,只能实行人工夯实。 6.2.6在进行二次浇捣前做好模板,将模板安装于上步完成的短柱,外圈固定用角钢固定,并两端用M10螺栓固定,必要的外层还必须用垫木撑住。 6.2.7整个浇捣工作从里到外,并逐层夯实,表面层必须修平整,美观。 6.2.8模板必须24小时后方可拆。 6.2.9浇捣完成7天必须进行浇水工作,具体分工如下:第1天—第3天每天浇水6次,合理均匀分配间隔时间的同时上午、下午各3次;第4天—第7天每天浇水4次,合理均匀分配间隔时间的同时上午、下午各2次。 7.基础螺栓安装精度之容许误差(检测标准依合约规执行) 7.1依GBJ(中国国家标准)规定支承面、支座各基础螺栓的允许偏差
7.2依日本钢骨精度测定指针规定标准容许误差
8.安全文明施工 8.1所有管理人员及专业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均需戴安全帽、服装应整齐。 8.2在施工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噪音,以免影响业主办公。 8.3在施工过程中应尽量保持现场干净整洁,材料不乱摆放。 8.4在施工现场做好围护,并挂出标识牌,以免不明情况者进入施工现场,发生危险,影响施工。 8.5施工完毕后我方将及时做到工完料尽场清。 9.应注意事项 9.1一切未尽事宜可参照相关规范和工艺标准进行操作。 9.2工地管理人员应尽职尽责做好施工管理工作 3/3 首页上一页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