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会员注册 工程学习网(原标准资料网)新版上线,致力建设专业的工程资料分享平台!

CAD高手进阶高级使用教程

时间:2017-06-01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收藏到我的收藏夹

我所要的(可以利用视口本身的边框来构图),然后用Vpscale命令点选视口边框查看此时视口比例,接近1:X,一般比例要取整,所以我们设为1:X,可以点选视口边框,按Ctrl 1打开特性工具栏,在“自定义比例”中输入1:25。

见下图:

4、同样,建立主图——剖面图及平面图的视口,并调整各自视口内图形为相应的平面图、立面图。

见下图:

5、建大样图的视口
同理,建大样图的视口,按前述方法调整视口比例为1:5。
大样图直接利用原剖面图生成,不需要另外画出或从剖面图拷出放到一边,这样修改剖面图时其结果就可以直接在大样图中反映出来。
大样图的圆形视口,是利用“Mview”命令中的“对象”选项将预先画出的圆转化而成的。
见下图:

6、标注尺寸及注释,添加符号等,完成图纸。
完成的图纸见下图:

注:
首先,强调一点,实际操作时以上步骤是相互穿插进行的,也就是边画图边建视口边调整边标注,可以很随意,不要太机械。
建立视口遵循从主图到副图及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原则。
关于视口在布局中的大小,亦即视口边框的大小,虽然可以灵活设置,想开多大就开多大,但比较好的方式则是通过视口边框来构图,以起到边界和限制的作用,达到任意裁减和拼接图形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视口边框的大小就不能随意了,要正好包容你想要的那部分图形,使不想要的图形不显示,而不论图形本身是一个整体还是各自独立的。关于这一点,还可参看一下后面视口的应用一段。
视口层应单独设置,我这里放置在“DefPoints”图层,这是AutoCAD自带的,具有不打印功能,正好利用,你也可以放置在任何其它的层中,随便了。
对于AutoCAD2006,常用比例可以预先设好,用的时候直接选就可以了,十分方便,见下图:
10在布局中批量打印

步骤:

1、键入Publish命令,打开发布对话框。
见下图,注意“发布到”选择“页面设置中指定的绘图仪”,且“添加图纸包含”选择“布局选项卡”。默认“模型选项卡”也是打钩的,我们这里是打印布局,不是打印模型,所以取消它。

2、点“添加图纸”按钮,输入需要打印的图纸。

3、查看(此步骤不是必需,只是为了说的清楚些)。
见下图,可以看到,原图(全部)已包含页面设置,但不是命名页面设置,所以显示“默认:无”,不过照

样可以打,如果是命名页面设置,则显示页面设置名称。

4、至此,点击“发布”按钮,大功告成,可以一边吹牛去了。
要说的是,这种情况适用于你有一台固定的打印机,比如说在单位里,你的图纸可以预先都设置好。
习惯不一样,假如你每一次的新图都是从模板文件开始,就在模板文件中设置好,当然也可以像我一样,现在已不用模板(dwt)文件了,反正从以前的图纸随便拷一张过来设置一下,余下的就以这一张为准另存新图纸。
如果你需要去外边打印,可能要变更打印机,那么就再费点事吧,进行下面一步。


5、变更打印机。
见下图,全选图纸,默认第一张图纸显示背景色等待你操作,这里点击中间“页面设置”右侧的下拉箭头出现“输入…”,点击它找到硬盘上你已保存的页面设置文件(dwg文件)输入就可以了。

这是输入后显示“已输入”新打印机的图纸列表,注意需要你再次点击已输入的页面设置。
见下图:

6、剩下的,不用我说了,还是点“发布”,完了就继续吹牛去,呵呵。

注:
我的习惯是,一张图纸中仅一个布局,也即一张图纸对应电脑中的一个文件。当然,个人习惯不一样,一张图纸中有多个布局时,也是可以按以上方法操作的,但对于一个布局中有多张图纸的情况就无能为力了,这个需要大家注意。
以上操作显然也不适用于模型空间批量打印,对此本人也没有研究过。
对于页面设置,既可以在设置好后存成一个空白的CAD文件(可以包含多个打印机的设置),例如命名为A3(canon页面设置).dwg,在电脑中一看便知;也可以利用正式的图纸中已命名的页面设置,像上图中“A3(A4窗口打印)”,这是页面设置名,都可以,看个人的习惯了。前者相对而言要整洁规矩些。
不论何种情况,设置好后最好先打印一张试试,确认没有问题再批量打印,尤其是去外边打印的时候,总之磨刀不误砍柴工嘛。

11窗口的应用

以下应用有些谈不上正规,也许不算什么,只是找点感觉。
1、作放大图
可以说,这是利用布局出图最实用的一个功能。上面的例子中已经包含了做大样图的内容,强调一下,大样图应利用原图通过视口边界直接生成,否则就体现不了

3/4 首页上一页1234下一页尾页

相关关键词阅读: 返回栏目 添加到我的收藏夹
上一篇:CAD软件画图怎么样统一标高呢?
下一篇:autocad 文字镜像如何设置转动与不转动?
Powered by www.pv265.com   © 2011-2014